色综合久久巴勒比|欧洲激情av在线|国产理论中文在线|高潮白浆视频免费|久操免费视频首页|国产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国产爆乳麻豆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乱伦无码|欧美日韩在线综合|20AV在线观看

兩周內自動登錄
忘記密碼?
一鍵登錄:
還不是安全健康教育網的會員?立即注冊
【發(fā)布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發(fā)布文號】粵府辦〔2014〕10號
【發(fā)布日期】2014-03-06
【生效日期】2014-03-06
【所屬類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廣東省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預防火災事故 ,保護人身、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消防監(jiān)督檢查規(guī)定》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國發(fā)〔2011〕46號)等有關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qū)域內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須遵守本規(guī)定。 

  第三條 本規(guī)定所稱火災高危單位,是指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中容易發(fā)生造成群死群傷、重大財產損失或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的單位或場所。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確定為火災高危單位:

 ?。ㄒ唬┙ㄖ娣e超過15000平方米的下列場所:

  1.商場、市場、會堂、展覽館;

  2.綜合經營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會議、展覽等3個以上項目的公眾聚集場所;

 ?。ǘ┛磁_座位數量超過25000個的體育場,看臺座位數量超過8000個的體育館;

 ?。ㄈ┙ㄖ娣e超過2000平方米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四)床位數超過500個的賓館、飯店,床位數超過500個的醫(yī)院、養(yǎng)老院、福利院,床位數超過10000個的寄宿制高等學校,床位數超過1000個的寄宿制中、小學校,床位數超過300個的寄宿制托兒所、幼兒園;

 ?。ㄎ澹﹩蝹€生產車間建筑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且同一時間同一建筑物內從業(yè)人員數量超過1000人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

  (六)采用木結構或者磚木結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七)生產、儲存甲、乙類液體總儲量超過30000立方米,生產、儲存甲、乙類氣體總儲量超過2500立方米,生產、儲存甲、乙類固體、纖維總儲量超過5000噸的單位,或者占地面積超過30000平方米的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儲存單位,經營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易燃易爆物品經營單位;

 ?。ò耍┟裼脵C場,候車室建筑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的火車站,候車(船)廳建筑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客運車站及客運碼頭;

  (九)其他容易發(fā)生造成群死群傷、重大財產損失或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的單位或場所。 

  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公共建筑、建筑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的地下公共建筑、城市地下軌道交通工程,應按照本規(guī)定對火災高危單位的要求,實行嚴格管理。 

  各地在確定火災高危單位時可以根據當地實際適當降低本條第二、三款火災高危單位界定標準。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本行政區(qū)域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工作的領導,統(tǒng)籌研究、協(xié)調解決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工作重大問題??h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對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工作實施監(jiān)督管理,本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具體負責實施。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依法督促指導主管范圍內的火災高危單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每年對主管范圍內的火災高危單位至少開展一次消防安全檢查。

第二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六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確定一名單位負責人作為消防安全管理人,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第七條 火災高危單位除履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職責外,還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照相關規(guī)定開展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建設達標和標準化管理工作;

 ?。ǘ嵭邢腊踩皯艏惫芾砉ぷ鳎?/span>

 ?。ㄈ┙⑾腊踩u估制度,定期開展消防安全評估;

 ?。ㄋ模┌凑沼嘘P規(guī)定組建專職、志愿消防隊,配備人員、裝備和場地;

 ?。ㄎ澹儆诨馂母呶挝坏墓娋奂瘓鏊蜕a、儲存、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企業(yè),應按照規(guī)定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職責。 

  第八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加強對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設置固定標識,確定具體責任人,并根據實際制定專門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第九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修保養(yǎng)機構每月進行一次消防設施維修保養(yǎng);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功能檢測。 

  第十條 火災高危單位組建的專職消防隊,其專職消防員數量應滿足本單位火災撲救需要。 

  專職消防隊應組織經常性的滅火和應急疏散訓練,并依照相關規(guī)定加強與公安消防隊的聯勤聯訓工作,定期參加聯合實戰(zhàn)演練,落實在崗培訓和考核工作。

  志愿消防隊的日常工作參照專職消防隊的要求開展。 

  第十一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明確各工作崗位的消防安全職責,督促、教育員工嚴格遵守。 

  第十二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重點加強日常生產、經營期間的防火巡查,非生產、經營期間的防火巡查每日不少于一次。 

  第十三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設置固定的消防培訓場地,配備必要的培訓器材和教材,并明確專人擔任消防安全培訓宣講員,負責在本單位開展日常消防安全培訓和宣講工作。 

  第十四條 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和專職消防安全培訓宣講員應持消防行業(yè)特有工種職業(yè)資格證書上崗,其中持中級以上職業(yè)資格證上崗人員比例不小于30%。

  第十五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至少每半年開展一次綜合性消防演練。 

  火災高危單位內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應指導其他部門每季度組織一次針對崗位火災危險性的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

第三章 消防安全評估

  第十六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每季度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我評估,每年委托具有資質的機構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評估,并在每年度12月10日前將年度評估報告報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第十七條 火災高危單位應根據評估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計劃,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第十八條 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評估標準由省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制定。

第四章 消防監(jiān)督管理

  第十九條 火災高危單位的確定及調整工作與每年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調整工作一并開展,并由公安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在火災高危單位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告并書面告知相關單位。 

  因生產經營等原因,單位或場所的規(guī)模低于火災高危單位界定標準的,該單位或場所應及時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注銷。 

  第二十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對火災高危單位定期進行檢查或抽查,并根據本地區(qū)火災高危單位特點,在重大節(jié)日、重大活動期間以及火災多發(fā)季節(jié)增加對火災高危單位的監(jiān)督檢查頻次。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治安部門應在受理火災高危單位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相關單位的活動方案、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等資料抄送本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 

  第二十二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按照《社會消防技術服務管理規(guī)定》(公安部令第129號)的要求,加強對火災高危單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檢測、消防安全評估等消防技術服務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對消防安全評估情況定期進行抽查,對出具虛假評估報告的單位和消防技術服務機構依法進行處罰。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根據消防安全評估結果對轄區(qū)火災高危單位實行“紅、黃、藍“三色預警動態(tài)監(jiān)管,針對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三色預警情況確定消防監(jiān)督檢查的重點和頻次,對出現紅色預警的火災高危單位,要采取掛牌督辦、約談單位主要負責人等措施督促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職責。三色預警動態(tài)監(jiān)管工作細則由省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定期向社會公告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安全評估結果,并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和保監(jiān)、征信機構以及媒體通報火災高危單位的消防監(jiān)督管理情況。 

  有關部門應將消防安全評估結果納入對火災高危單位的火災責任險保險費率厘定、等級評定和考核獎懲內容。 

  第二十五條 火災高危單位存在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依法予以從重處罰。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火災高危單位,應提請當地人民政府掛牌督辦整改,當地人民政府應責成有關部門、單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二十六條 對火災高危單位依法責令停止使用、停產停業(yè)處罰將對經濟社會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依法報請當地人民政府決定。 

  當地人民政府應在接到公安機關報告后7個工作日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決定,并責成火災高危單位及其主管部門限期整改。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火災高危單位依法實施行政處罰的,應在作出決定后7個工作日內函告相關行業(yè)主管部門。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規(guī)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免責聲明:本庫所有資料均來源于網絡、報刊等公開媒體,本文僅供參考。如需引用,請以正式文件為準。